《科创板日报》11月9日讯(记者 黄心怡)一身干练的职业套装,配合利落的齐肩短发,吴冬梅在进博会现场接受了《科创板日报》记者的专访。
在信息技术行业摸爬滚打超过20多年的她,目前担任戴尔全球资深副总裁,全面负责公司大中华区的商用业务。
在戴尔度过的7年多时光里,吴冬梅最大的感触是要拥抱变革。“就像一辆高速飞奔的列车,一旦你跳上列车,就会发展很快。虽说拥抱变化很难,但如果不变就有可能被淘汰。”
当下,数字化转型正成为驱动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不少业内人士的共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数字经济是其中最大的确定性机会之一。因而,如何在数字经济浪潮中顺势而为,抓住潜在的发展机遇,成为了不少科技企业的必修课。
吴冬梅在采访中指出,戴尔是中国改革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受益者,也非常看好国内数字经济的发展机遇。
“作为一家科技企业,在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戴尔的机会很多。我们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赋能客户,配合中国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吴冬梅说。
对于火热的凯发国际娱乐官概念,吴冬梅也表示了乐观的预期。“元宇宙的成熟,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各个方面的配合。当有需求去推动的时候,就一定会发展很快。如果有极好的市场前景,就一定有人很快突破瓶颈。”
以下为专访实录:
《科创板日报》:戴尔已经连续五年参加进博会,相信您也感受很深,能否谈谈参展的感受?
吴冬梅:我们是第一届进博会首家确定参展的外资企业。现在到第五届了,依然继续参加,所以真的是进博会的老朋友。今年我们的展区有300多平米,也带来了自己的创新成果。展区上我们并不是简单地放图片、放展板,而是搭起应用环境让大家感受到落地场景。
作为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是连通国内、国际的一个窗口,每家公司都争相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也是很好的国际交流平台。我每次来印象都蛮深刻,能感觉到大家使出浑身解数,把自己最好的东西拿出来。
现在业内越来越多地谈论数字化转型、科技创新、绿色制造等等。戴尔作为长期在中国的跨国公司,从研发、采购、生产、经营的整套体系都在中国,我们很高兴跟大家一起在进博会的平台之上,跟着中国新一轮的转型升级来高质量发展,这是进博会提供的机会。
《科创板日报》:戴尔在本届进博会上展出了液冷服务器,当前互联网企业和it厂商等都在探索液冷,从全球的发展趋势来看,液冷服务器会成为主流吗?
吴冬梅:我认为液冷有可能成为大趋势,但各家的技术路径不一样,我们也是和凯发国际娱乐官的合作伙伴一起研发。戴尔更擅长做服务器,懂得服务器的痛点和服务器的未来,所以我们跟本地的凯发国际娱乐官的合作伙伴一起来探索这块领域。
《科创板日报》:从应用场景来看,液冷技术是否更适合于大型数据中心?
吴冬梅:基本上适用于功率特别高和需要大量数据的场景,比如自动驾驶、基因测序、机器人。这些都属于数据量大、cpu功率高的领域。一旦服务器功率大,那么电量的耗费就相当高。现在国家对碳达峰、碳中和有要求,每个碳足迹都是明码标价的,不能无休止地用电。我相信这个技术对未来社会一定越来越重要。
《科创板日报》:这次戴尔研发的虚拟人像项目也在展区亮相,能否介绍下?
吴冬梅:这个是我们研发中心开发的虚拟人像项目,利用了边缘计算和云技术。只要拍一张照片,做几个动作、再录一段视频,就能合成一个会动的虚拟人。
我们的特点在于使用了智能计算技术。别的产品可能需要人把嘴巴张很大,才能捕捉和识别嘴巴在动。还有的产品要靠美工一张张像动画一样叠出来,但这样实现起来很慢。我们采用了智能算法,不仅更真实,而且效率更高。
《科创板日报》:对于虚拟人,目前有哪些应用场景值得关注?
吴冬梅:目前,虚拟人主要用于开远程会议、线上教学等领域。另外探索得比较多的是客服行业,在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可以用数字人来提供客户服务和销售推广,让客户的感受变得更好。
《科创板日报》:戴尔在元宇宙方面还有哪些布局?
吴冬梅:戴尔更多的是提供基础架构方面的服务,对元宇宙的应用产生赋能作用。元宇宙背后需要的算力和数据的处理能力,这些都离不开戴尔。
《科创板日报》:您看好元宇宙吗?
吴冬梅:我对任何新技术都特别乐观,而且相信任何新技术一定会带来不一样的视角,很快就会迭代前进,不断突破。
《科创板日报》:未来十年,元宇宙能否进入初步的成熟应用期?
吴冬梅:我觉得十年太长了,技术现在每一年、每两年的变化相当快。
《科创板日报》:因为像ar/vr等元宇宙的接入设备可能还在逐步成熟过程中。
吴冬梅:元宇宙的成熟,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各个方面的配合。比如vr、ar,戴头显会让人感觉不舒适,也许会造成发展停滞一段时间。
但是,当有需求去推动的时候,就一定会发展很快。如果有极好的市场前景,一定会有人很快突破瓶颈。每一个技术的进步,都会把生态链往前推动一层,而所有人在一块进步才能最终达到完美境界。
《科创板日报》:应该说,戴尔是推动本土化比较早的外企之一,能否谈一谈近年来在深耕中国市场方面的布局?
吴冬梅:戴尔1998年进入中国,已经24年了。这期间见证了中国的发展。我们跟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一起成长,很有幸能身在其中。我也看到了中国营商环境,特别是对外商的营商环境不断的优化和改进,戴尔是这些所有变化的见证者和受益者。
现在政府一直提到营商环境要更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还从放、管、服方面做了很多的改革。最近发改委和六个部委也有新政策,保证国际商务人员的往来进出,这些都让外企感受到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作为一家科技企业,在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戴尔的机遇很多。现在,我们更多地在教育、制造业、医疗领域发力,还有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通过it转型、生产力转型、安全转型和应用转型赋能客户,配合中国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此外,对于数字化人才的培养我们也非常看重。戴尔与很多高校建立了联合实验室,在产学研平台上协同育人,这些都是在数字经济或数字化转型中,戴尔感到有自己可为的地方。
《科创板日报》:您看好哪些行业和领域在数字化转型方面会有更大机遇?
吴冬梅:我想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关注点、制造业、教育、医疗以及中小企业,都是戴尔着力、发力的地方。
比如一些制造企业正在做数字化转型,希望实现数字化生产,利用数字化来改造产线,以及经营上的转型。不再是简单售卖产品,而是把产品作为一种服务去提供给别人。我们的不少客户都在做类似的转型升级。还有诸如传统运营商、金融企业等等,这些也是重点在数字化方面发力的行业。
《科创板日报》:您是2015年加入戴尔,在7年多的时间里,您最大的感触有哪些?
吴冬梅:在戴尔7、8年时间,我有三点感触比较深。
第一点,戴尔非常重视数字文化。很多人可能会对数字有点儿恐惧。但现在都讲大数据,如果企业提供数据化凯发国际娱乐官的解决方案,那么自身也必须喜欢它、拥抱它、享受它。
第二,变化性。戴尔是按季度规划业务的,每个季度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无论是产品、流程的变化,甚至规则的变化等。戴尔的变化是非常快的。如果你要拥抱变革,就一定要拥抱变化。
第三,要增长、要发展。作为员工就必须跟着公司发展而一起发展。就像在一辆高速飞奔的列车,一旦你跳上列车,也会发展很快。
总结来说,享受数字文化、拥抱变革、跟着公司高速成长。这是我几年来在戴尔感触最深的。特别是拥抱变革这件事,能做到很不容易。
《科创板日报》:但实际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吴冬梅:因为你不变就有可能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