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站在2023年的新起点,澎湃园区恳谈会推出新春特辑“浪尖2023”,五问经济学家、产业专家、企业高管、投资人,寻求凯发国际娱乐官、芯片、光刻机、氢能、自动驾驶、机器人、脑机接口、创新药等产业的突破点。
傅小凡 制图
澎湃新闻:您认为2022年中国元宇宙产业中最热的关键词有哪些?
蒋媛媛:近三年来,元宇宙吸引了资本市场和产业界很多注意力。在游戏、消费等领域,入口行业的vr、ar相关硬件取得了比较多的突破,大家对智能眼镜等可穿戴设备也充满了期待。在资本、产业的看好以及市场普遍热潮下,国家层面也出台了一系列元宇宙方面的政策,全国涌现了近20家元宇宙的产业园区,从政策到落地,正在稳步推进。目前不到四分之一的园区正在建设中,其他园区也都在招商、试运行或正式运行。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22年与元宇宙相关的关键词也不少。我总结了这样一些关键词,一个关键词是“抢跑”。东部的一些地区,包括国家的中心城市如武汉,西部的大都市如成都、重庆,都非常重视元宇宙的发展,都在抢这个赛道,想结合自己的产业,打造有城市特色的元宇宙产业,占领元宇宙发展的市场。
第二个关键词是“开拓”,就是把元宇宙从技术层面推向可穿戴设备、各种应用场景,消费元宇宙、工业元宇宙,甚至还有元宇宙市政厅,韩国首尔的案例已经进入试运行阶段。
第三个关键词是“跌宕”,我们看到meta受整体世界经济和自身战略上冒进的影响,导致它的股价距峰值已跌了70%左右。虽然作为世界各国未来产业赛道的一员,但作为一个前沿产业,在它的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依旧充满非常多的不确定性,需要我们持续探索。
还有一些关键词,如吸睛(金)、热潮等,也能从一些侧面反映元宇宙在过去一年中如火如荼的趋势。
澎湃新闻:您觉得其中哪一个关键词最能反映当下元宇宙发展的趋势?
蒋媛媛:如果让我选择,我会选择“开拓”。元宇宙的核心在于创新,而创新正反映在不断开拓之上。元宇宙目前正处在产业化落地,应用场景不断产生,范例不断形成的阶段。所谓元宇宙的开拓,就是拉近现实,就是把元宇宙和我们现在的市场、人们的生产生活,还有我们的环境发展相结合。目前,元宇宙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非常多样的赛道,并且我们可以看到全国各地这么多的元宇宙园区,也通过不同的角度,结合自身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各展其能,各施所长,不断推动元宇宙的发展,开拓元宇宙的下一片蓝海。
澎湃新闻:2023年,您最看好怎样的元宇宙企业?元宇宙又会在哪些领域发力?
蒋媛媛:我认为平台型的元宇宙企业是不可或缺的。元宇宙的很多企业,它的产品和服务落地是一个赋能的过程。数字经济是实体经济发展的数倍,但目前数字化转型处在一个转型关键期或者说是阵痛期,并不是所有消费者,特别是企业都能对元宇宙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比较清晰和准确的判断。而大众更多的关注点,可能集中在元宇宙入口,如ar、vr设备,或者游戏方面,没有看到其实元宇宙在工业领域,以及文旅、医疗、教育等其他领域,存在广泛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需要很多现象级,或者说一些标杆性的行业应用案例,来给市场释放这样一个信号——元宇宙能为您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帮助您降低成本,成为一个生产力的工具,帮您创造价值。另外,元宇宙很多项目,不是由一家元宇宙企业能够单独完成的,比如做一个数字商圈,通常需要牵动十几家企业来共同完成。这就涉及到元宇宙生态层面和商业运作的问题,这个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从我们的调研和企业的访谈,可以感觉到,这一块是相当缺乏的。
总体来说,元宇宙落地需要一些标志性的场景和凯发国际娱乐官的解决方案给到市场,另外需要探索一种平台型的组织提供服务的新模式。
此外,元宇宙企业需要跟现实世界结合,所以数字孪生也是一个非常大的蛋糕,它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以工业领域为例,一些头部企业通过元宇宙,可以远程操控外地工厂,安排工业机器人来进行生产。生产者在外地,也可以看到总部管理者的3d形象亲临现场,这就是元宇宙下的混合生产环境。
3d内容也具有巨大市场潜力。在工业领域、消费领域、医疗教育等领域,都对3d内容有着非常大的需求,哪怕是meta 这样的头部企业,原来的形象也只是一个半身人,后来得到优化。所以在3d内容方面,我们是有巨大市场空间的。我们已经看到这个需求了,比如我们要迭代web 3.0的话,我们每个人在社交领域都需要一个数字身份或者分身,这可以说是非常庞大的市场。
另外,在交互方面,无论是虚实交互或者线上交互,通过设备来实现消费者或生产者沉浸式体验,目前也取得了一些突破,现在已经从视觉拓展到了味觉、触觉,而未来我们也将通过元宇宙,更多地调动我们的感官,让元宇宙的体验更具沉浸感。
澎湃新闻:目前中国元宇宙产业园区发展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是什么?需要从哪些方向解决这些问题?
蒋媛媛:目前元宇宙园区主要有三种类型,除了产业园区外,第二类叫集聚区,第三类是元宇宙基地。在东部,元宇宙园区一般是源于企业和产业基础相关的软硬件集聚,有一定基础。但是,对于那些新规划的园区,我是比较担心的。例如广州南沙元宇宙集聚区,它离都市是比较远的。我认为元宇宙产业本身是都市型产业,即使现在有相对便捷且强大的网络基础建设,但是市场的交互仍然不可或缺,这样的选址可能在最初就埋下了一些问题。
第二是产业基础的问题。元宇宙园区的未来发展,肯定与当下的产业或本地市场基础有关系,而很难无中生有。目前,中国数字经济的核心发展区域主要还是集中在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元宇宙、xr产业、扩展现实产业,大概有六成的企业是集聚在长三角的。其他区域即使是当地的核心城市,有一定资金和用地的支持和优惠,由于它们产业根基稍微落后,对于初创企业的吸引力仍显不足,需要这些城市更好地规划引导。
第三个就是外部氛围的问题。有一些城市与省份的元宇宙创意其实不错,如河南、成都的一些元宇宙项目,是结合了自身的历史文化深厚积淀、区域品牌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来发展文旅相关的元宇宙产业。但目前他们主要还是吸引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的元宇宙企业去那里设立分公司,由于人才短缺,即使在政策倾斜下,竞争力可能仍不如东部。其实这就需要培养相关数字发展的思维,积极推动改变,形成元宇宙外部发展环境,找到一些代表性的元宇宙与现实产业的结合点,推动当地企业把元宇宙作为一种工具,应用到生产,提升整个市场的接受程度。
未来,元宇宙还有一条漫漫长路要走。在技术突破后,元宇宙在硬件层面也需要进一步跟上,同时必须考虑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据最新国外消费者调查,35%的消费者可以接受700美元到1000美元的可穿戴设备,但距离普罗大众能承受的千元(人民币)级还有很大差距。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现在并不缺凯发国际娱乐官的解决方案,而是缺市场的肯定,尤其在整体宏观环境、全球市场都处于低迷状态下,如何解决初创企业在进行元宇宙相关投资时存在的压力问题,需要我们仔细斟酌。
澎湃新闻:从元宇宙行业进一步发展的角度,谈谈您的期待?
蒋媛媛:首先产业将进一步升级,元宇宙在下沉开拓方面,在工厂类应用领域有着跨场景的特点。过去三年,我们利用全球疫情窗口期促进了数字化转型,也给元宇宙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红利。未来,随着市场慢慢回暖,元宇宙也将参与到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成为可靠的生产工具。苏州有一家做数字出版的初创企业梦想人,它将ar的一套凯发国际娱乐官的解决方案成功应用在了汽车设备维修,实现了一次大跨界。
另外一个愿景是消费升级。在第二代消费互联网红利淡化,以及常规直播等流量经济趋于成熟、饱和的前提下,需要有更多数字主播,或者元宇宙主播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体验和感受。元宇宙还可以通过一些消费业态,促进新一波红利。元宇宙的一些产品,包括数字资产、nft等,也会产生一波市场行情。虽然存在一定风险,比如某华人歌手投资的元宇宙nft的那块地皮已经跌了80%,但也不失为一种尝试。它在揭示风险的同时,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参与感刺激,同时可以起到鲶鱼效应,让整个市场更活跃,释放积极开放信号。
最后,在政府领域,我们国家在2022年也出台了数字政府的发展指导意见,全国各地都开始出台了数字政府的规划,有着积极的态度。首尔的元宇宙市政厅已经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它们通过这一形式,将文旅、教育、医疗相结合,来促进元宇宙在这些领域的发展,让市民在元宇宙里办事,更有利于大家近距离接触元宇宙、认识元宇宙,并且推动“万物皆可元宇宙”的趋势,我认为这也是值得期待的。